麻花传MDR免费版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,成功完成床旁肺泡灌洗诊疗术
近日,康复护理院与呼吸内科通力合作,成功为一位气管切开患者实施了床旁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术。整个过程中,两个科室的医生护士默契配合,先拔除气切管,完成灌洗操作后重新置入气管套管,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协作的优势,也为类似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病例背景:
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挑战
该患者因长期气管切开,呼吸道分泌物增多,存在肺部感染风险,常规吸痰效果不佳。为了彻底清除气道分泌物、改善肺部通气,康复护理院评估后认为需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。然而,患者气管套管内径较小,支气管镜无法通过气管套管,因此需要与呼吸内科密切配合,多学科协作,精准操作,确保治疗顺利进行。
最终,在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信任支持下,在做好应急预案准备的前提下,多学科团队采取拔除气切套管,以气切口为进镜口,给予患者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,整个操作过程两科室配合密切,井然有序,衔接流畅,得到患者家属的好评,并称赞我院工作人员一直在新技术的道路上不断实现零的突破。
1
康复护理院叶昕桐医生
拔除气切管
治疗开始前,康复护理院医生评估患者气道情况,确保生命体征平稳。在充分吸痰、高流量给氧支持下,稳妥拔除气管套管,为支气管镜操作创造通路。
2
支气管镜姚辉锋医生
实施肺泡灌洗
呼吸内科医生迅速经气管切开处插入支气管镜,精准定位目标肺段,进行肺泡灌洗,清除痰栓及炎性分泌物。操作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,确保安全。
3
康复科叶昕桐医生
重新置入气管套管
灌洗完成后,康复护理院医生迅速重新置入气管套管,恢复患者气道保护,并加强气道湿化及吸痰管理。
术后患者气道分泌物明显减少,生命体征稳定。康复护理院医护后续加强呼吸训练及排痰管理,患者恢复良好,为后续康复治疗奠定了基础。
经验总结:
团队协作是关键
多学科无缝衔接:两科室配合默契,操作流程顺畅,最大限度降低风险。
精细化气道管理:拔管与重新置管过程平稳,确保患者安全。
个性化康复方案:气道廓清技术与呼吸训练等康复手段相结合,加速患者恢复。
未来,我们将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大众健康的使命,继续优化多学科协作模式,为复杂病例提供更高效、安全的诊疗方案,助力患者早日康复!